耳朵出水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湿疹、鼓膜穿孔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抗过敏药物、鼓膜修复术等方式治疗。
1、局部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双氧水轻柔冲洗外耳道,清除分泌物和细菌。避免用棉签深入掏耳,防止损伤皮肤黏膜。
2、抗生素滴耳液细菌性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可选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通常伴随耳痛、耳闷症状。
3、抗过敏药物耳部湿疹引发的渗出可口服氯雷他定或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多与接触过敏原、免疫力下降有关。
4、鼓膜修复术外伤或感染导致的鼓膜穿孔需行鼓室成形术或脂肪填塞术,常伴有听力下降、耳鸣等表现。
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进水,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