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的主要症状包括口腔黏膜白色斑块、进食哭闹、轻微发热和烦躁不安。症状发展通常表现为早期斑块附着→进展期融合成片→严重时出血糜烂。
1、白色斑块:口腔内出现乳白色凝乳状斑块,常见于颊黏膜、舌面或上颚,棉签擦拭不易脱落,斑块下方黏膜可能发红。家长需注意与奶渍残留区别,发现异常斑块应及时就医。
2、进食哭闹:口腔疼痛导致吮吸或吞咽时哭闹拒食,可能伴随流涎增多。家长需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
3、轻微发热: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低热但通常不超过38℃,与真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发热需排除继发细菌感染。
4、烦躁不安:因口腔不适导致睡眠中断、频繁哭闹等行为改变。家长可用干净手指裹纱布蘸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口腔缓解不适。
患儿饮食宜选择常温米汤、稀释果汁等低刺激食物,哺乳前后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母亲乳头及奶具,所有治疗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