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瞳孔放大通常提示颅内压增高或脑干受损,可能由出血部位压迫脑组织、脑疝形成、脑干功能抑制、缺氧性脑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
1、出血部位压迫:
脑出血后血肿直接压迫动眼神经核或传导通路,导致瞳孔括约肌麻痹。基底节区出血常引起同侧瞳孔散大,脑桥出血可致针尖样瞳孔。需通过头颅CT明确出血量,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减压。
2、脑疝形成:
颞叶沟回疝压迫中脑动眼神经时,会出现病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伴随意识障碍加深、对侧肢体偏瘫,属于神经外科急症,需立即行去骨瓣减压术或血肿清除术。
3、脑干功能抑制:
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受损时,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伴散大。常见于脑桥、延髓出血,多伴随呼吸循环紊乱,需气管插管维持通气,静脉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压。
4、缺氧性脑损伤:
脑出血后继发呼吸暂停或休克时,全身缺氧导致瞳孔散大。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给予氧疗,必要时机械通气,同时纠正低血压状态。
5、自主神经紊乱:
下丘脑或脑干出血影响自主神经中枢,造成双侧瞳孔忽大忽小。可能伴随体温波动、消化道出血,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
脑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头部抬高30度以利静脉回流。监测瞳孔变化每小时1次,记录大小及对光反射。饮食采用鼻饲流质,每日热量控制在1500-1800千卡,蛋白质每公斤体重1.2-1.5克。康复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家属需学习识别意识状态改变、呕吐等预警信号,发现瞳孔不等大或散大时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