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乳突炎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常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及结核性中耳炎等类型。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炎症持续进展时,脓液积聚压迫鼓膜可能导致穿孔,常伴随耳痛、发热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或氧氟沙星滴耳液。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炎症反复发作易造成鼓膜永久性穿孔,多伴听力下降及耳漏,需通过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治疗,术前可使用环丙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
3、胆脂瘤型中耳炎胆脂瘤侵蚀破坏中耳结构时必然导致鼓膜穿孔,典型表现为恶臭分泌物,必须行乳突切除术联合鼓室探查术清除病灶。
4、结核性中耳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中耳黏膜坏死,形成多发性鼓膜穿孔,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常用异烟肼、利福平联合乙胺丁醇。
出现耳部流脓伴听力变化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避免自行掏耳或进水,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