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湿疹的药膏主要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生素类药膏、保湿修复类药膏和中药类药膏。
1、糖皮质激素类氢化可的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激素适用于婴幼儿湿疹急性期。这类药物能快速缓解红肿瘙痒,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避免长期应用导致皮肤萎缩等副作用。面部和皮肤皱褶处建议选择弱效制剂,躯干四肢可使用中效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的面部及敏感部位湿疹。这类非激素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不会引起皮肤变薄,适合长期间歇性使用。用药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通常1周内自行缓解。
3、抗生素类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适用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湿疹皮损。当出现渗出、脓疱或结痂时,提示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需配合抗感染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药膏,以防细菌耐药性产生。
4、保湿修复类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医用保湿剂如丝塔芙润肤霜能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湿疹患儿需每日多次涂抹,尤其在沐浴后3分钟内使用效果最佳。选择无香料、无色素配方可降低刺激风险。
5、中药类药膏紫草膏、青鹏软膏等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部分患儿对中药成分敏感,使用前需在小面积皮肤测试。避免选用含重金属或强刺激性成分的偏方制剂。
湿疹患儿日常护理需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沐浴水温控制在32-37℃,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湿疹发生率,已添加辅食的患儿需排查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原。急性期遵医嘱规范用药,缓解期坚持保湿护理能有效减少复发。若皮损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