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肾衰竭的慢性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恶心、水肿、尿量减少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贫血、高血压和骨骼问题。慢性肾衰竭通常由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等疾病引起,治疗需结合病因和症状进行综合管理。
1、疲劳与食欲不振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感到疲劳,这是因为肾脏功能下降,无法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导致毒素积累。食欲不振可能与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蛋白、低盐、低磷的食物,如白肉、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2、恶心与水肿
恶心是肾衰竭患者常见的症状,与体内毒素积累和电解质失衡有关。水肿则是因为肾脏无法正常排出多余水分,导致液体潴留。患者应限制水分摄入,避免高盐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或氢氯噻嗪。
3、尿量减少与贫血
尿量减少是肾衰竭的典型表现,提示肾脏滤过功能下降。贫血则是因为肾脏无法产生足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或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4、高血压与骨骼问题
肾衰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这与肾脏调节血压的功能受损有关。骨骼问题则是因为肾脏无法有效调节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应控制血压,使用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改善骨骼健康。
肾衰竭的慢性症状需通过综合治疗来缓解,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患者应定期就医,监测肾功能和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