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毛囊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物理刺激、化学刺激、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男性毛囊炎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细菌通过毛囊开口侵入皮肤,导致毛囊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患者可出现红色丘疹、脓疱、疼痛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可口服头孢氨苄胶囊。
2、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多由马拉色菌等致病性真菌导致。这类毛囊炎好发于胸背部,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伴有瘙痒。真菌性毛囊炎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治疗上可使用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必要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3、物理刺激剃须、摩擦、衣物过紧等物理刺激可损伤毛囊口,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增加感染风险。这类毛囊炎多见于胡须区、颈部等部位。预防上应注意剃须工具消毒,避免过度摩擦。已发生炎症时可局部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4、化学刺激长期接触油脂、矿物油、化妆品等化学物质可堵塞毛囊,诱发毛囊炎。某些职业如机械工人、厨师等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毛囊性丘疹和脓疱。治疗需避免接触致病物质,局部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控制炎症。
5、内分泌失调雄激素水平异常可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油脂,导致毛囊堵塞。这类毛囊炎常见于青春期男性,好发于面部、胸背部。患者可伴有痤疮样皮疹。治疗上可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角质代谢,严重者可短期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
男性毛囊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患处。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饮食上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剃须时使用清洁锋利的剃须刀,剃须后使用舒缓护肤品。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病情迁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