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贫血是指因急性或慢性失血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的贫血类型,常见原因有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妇科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1、外伤出血严重外伤或手术导致急性失血超过500毫升时可能引发贫血,需立即止血并补充血容量,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等补铁药物。
2、消化道出血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疾病引起的慢性失血会导致铁流失,可能伴随黑便、呕血,需治疗原发病并配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补充。
3、妇科疾病月经过多、子宫肌瘤等妇科问题可造成长期隐性失血,可能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需控制出血源并补充富马酸亚铁颗粒等铁剂。
4、凝血障碍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凝血异常疾病易导致反复出血,可能伴有关节血肿、皮下瘀斑,需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配合维生素K1注射液治疗。
日常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慢性失血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