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发烧呕吐可能由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轮状病毒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调整饮食、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急性胃肠炎:
胃肠黏膜炎症反应是婴幼儿发烧呕吐的常见原因,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患儿常伴有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治疗需注意补充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
2、上呼吸道感染:
咽部炎症刺激可能引发反射性呕吐,同时伴随鼻塞、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发热多为低至中度,可通过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若持续高热需排除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细菌感染。
3、中耳炎:
耳部感染引起的疼痛刺激可能导致呕吐,特征性表现为夜间哭闹、抓挠耳朵。需通过耳镜检查确诊,急性期可选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严重鼓室积液需鼓膜穿刺。
4、轮状病毒感染:
秋冬季高发的病毒性肠炎典型表现为先呕吐后腹泻,大便呈蛋花汤样。重点预防脱水,可口服补液盐,必要时静脉补液。病程具有自限性,一般5-7天自愈。
5、食物过敏:
摄入致敏食物后可能出现呕吐伴皮疹,常见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等。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诱因,急性期可服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患儿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饮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尿量等脱水指征,若出现嗜睡、前囟凹陷、持续高热不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添加新辅食,逐步增加营养密度。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防止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