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阻塞是否通畅可通过泪道冲洗试验、泪道探通术或影像学检查判断。主要评估方式有泪道冲洗试验、泪道探通术、泪道造影、核素泪道显像、内窥镜检查等。
1、泪道冲洗试验泪道冲洗试验是初步判断泪道通畅性的基础检查。医生将生理盐水通过泪小点注入泪道,观察液体是否从鼻腔流出。若液体顺利流入鼻腔且无返流,提示泪道通畅;若液体从原路返流或伴脓性分泌物,则可能存在阻塞。该检查操作简单,但无法精确定位阻塞部位。
2、泪道探通术泪道探通术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使用钝头探针从泪小点进入,沿泪道走向推进至鼻泪管。探针通过时的阻力感可判断阻塞位置,成功抵达鼻腔表明泪道通畅。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常通过此方法治疗,成人需配合局部麻醉。操作需谨慎避免假道形成。
3、泪道造影泪道造影通过X线显影观察泪道结构。将碘对比剂注入泪道后拍摄动态影像,能清晰显示泪囊形态、鼻泪管走行及阻塞部位。适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可发现憩室、瘘管等结构异常。检查后需按压泪囊区促进对比剂排出,过敏体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4、核素泪道显像核素泪道显像采用放射性示踪剂评估泪液引流功能。将锝-99m标记物滴入结膜囊,用γ相机记录其通过泪道的动态过程。可定量分析泪液排泄速率,对功能性阻塞诊断价值较高。检查无创但需特殊设备,孕妇应避免此项检查。
5、内窥镜检查泪道内窥镜可直接观察泪道内部情况。超细光纤内窥镜经泪小管进入,实时显示黏膜病变、结石或瘢痕位置,同时可进行活检或微创治疗。对不明原因阻塞、肿瘤筛查具有优势,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急性炎症期禁用。
日常护理中应避免用力揉眼,保持眼部清洁。风沙天气佩戴防护镜,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需及时控制炎症。若出现长期溢泪、眼部分泌物增多或红肿,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家长可配合医生进行泪囊区按摩,促进膜性阻塞自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