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年性髋部骨折需从增强骨密度、改善平衡能力、调整居家环境等多方面综合干预。主要措施包括补充钙和维生素D、规律进行抗阻力训练、使用防滑设施、定期视力检查、避免服用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
1、补充钙和维生素D钙是维持骨骼强度的基础物质,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建议达到1000-1200毫克,可通过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获取。维生素D可通过日晒或强化食品补充,血液中25羟维生素D水平宜维持在30ng/ml以上。存在吸收障碍者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等制剂。
2、抗阻力训练每周进行3次负重运动能刺激骨形成,推荐靠墙静蹲、弹力带训练、踏步练习等低冲击运动。太极拳可同步改善肌力和平衡,降低跌倒风险。运动强度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宜,骨质疏松严重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水中运动。
3、居家防滑改造浴室铺设防滑垫,坐便器旁安装扶手,保持地面干燥无杂物。夜间使用床边夜灯,避免地毯边缘卷曲。楼梯需双侧安装稳固扶手,台阶边缘粘贴防滑条。冬季及时清理门前积雪结冰,外出穿防滑鞋具。
4、视力矫正未矫正的屈光不正会显著增加跌倒概率。老年人应每年检查视力,及时更换合适度数的老花镜。白内障患者待晶体混浊影响生活时,可考虑超声乳化手术。青光眼患者需规律使用降眼压滴眼液控制病情。
5、药物风险评估镇静安眠药、降压药、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或嗜睡。服用这类药物后起床需遵循"三个30秒"原则,即醒后卧床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后再行走。多重用药者建议每半年进行用药方案优化。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保持适度日晒,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饮食注意蛋白质摄入,每公斤体重每日需补充1-1.2克优质蛋白。社区可组织防跌倒知识讲座,家庭成员应协助排查居家安全隐患,共同构建防跌倒支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