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发炎可通过生活护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扁桃体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生活护理:
保证患儿充分休息,减少剧烈活动。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保持口腔清洁。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50%-60%。
2、物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时可采取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每次10分钟。头部冷敷选用20-30℃湿毛巾,每10分钟更换一次。注意避免酒精擦浴,防止皮肤吸收或寒战。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针对发热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咽痛明显者可配合使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小儿咽扁颗粒。
4、中医调理:
风热型可选用银翘散加减,含金银花、连翘等成分。肺胃热盛型适用清咽利膈汤,含黄芩、栀子等药材。推拿可选择清天河水、退六腑等手法。耳尖放血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适用于高热患儿。
5、手术治疗:
年发作超过7次或伴有睡眠呼吸暂停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传统剥离法适用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特殊情况。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需流质饮食2周。
患儿恢复期应保证每日饮水量,推荐白开水、淡蜂蜜水或稀释果汁。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通过猕猴桃、草莓等水果摄入。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痊愈后可通过游泳、慢跑等运动增强体质,但需循序渐进。观察有无打鼾、张口呼吸等异常,定期复查耳鼻喉科。注意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患儿保持距离,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