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疖子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火疖子通常由毛囊感染、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皮肤外伤等原因引起。
1. 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及温和肥皂清洗患处,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挤压疖肿,防止感染扩散。可配合碘伏消毒液局部消毒。
2. 外用药物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外用药物前需清洁双手,薄涂于患处。
3. 口服药物严重感染时可遵医嘱服用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林霉素等抗生素。口服药物需完成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4. 切开引流对于化脓成熟的大型疖肿,需由医生进行无菌切开引流。禁止自行挑破,以免导致感染加重或疤痕形成。
治疗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局部摩擦。若出现发热或红肿扩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