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瘫痪在床生褥疮可通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装置、局部伤口护理、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褥疮通常由长期受压、皮肤潮湿、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感染等原因引起。
1、定期翻身每2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避免同一部位持续受压。可使用侧卧、仰卧、半卧位交替,骨突处如骶尾、足跟等需重点保护。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拽摩擦皮肤。若患者无法自主活动,需借助护理人员或辅助工具完成。
2、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尤其注意会阴、腋下等易潮湿部位。清洁后轻拍干,避免用力擦拭。失禁患者需及时更换尿垫,必要时使用皮肤保护膜。床单被褥应选择透气材质,保持平整无皱褶。
3、减压装置使用交替式充气床垫、泡沫垫等分散压力。坐轮椅时需加装凝胶坐垫,每30分钟调整重心。骨突处可贴敷水胶体敷料或硅胶垫,但需定期检查皮肤状况。避免使用环形气圈类物品,可能加重周围组织缺血。
4、伤口护理一期褥疮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二期以上需清创后覆盖藻酸盐敷料。深部溃疡可能伴有坏死组织,需配合医生进行机械清创。感染性伤口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菌药物。
5、营养支持每日保证1.2-1.5克/公斤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鱼肉泥等易消化食物。补充维生素C片促进胶原合成,锌制剂加速上皮修复。吞咽障碍者可选择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必要时通过鼻饲管供给。
护理期间需每日记录褥疮大小、深度及渗出情况,发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家属可学习预防性护理手法,为患者进行肢体关节被动活动改善循环。居室温度维持在24-26℃,避免使用电热毯直接接触皮肤。长期卧床者建议每3个月评估一次营养状况,定期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