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惊厥通常由高热刺激神经系统引起,可能涉及遗传因素、感染性疾病、电解质紊乱、脑部发育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发作时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眼球上翻等症状,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控制、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热性惊厥史的宝宝发病概率较高,可能与基因调控的神经元兴奋性有关。这类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体温超过38.5℃时易诱发。家长需提前准备退热药物,发现发热立即测量体温并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典型发作通常不超过5分钟,发作后宝宝会出现短暂嗜睡。
2、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细菌性中耳炎、尿路感染也可能导致。感染期间产生的炎症因子会降低惊厥阈值。表现为发热初期突发全身强直阵挛,可能伴随口吐白沫。需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严重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
3、电解质紊乱高热出汗或腹泻引起的低钠血症会诱发抽搐,血钠低于125mmol/L时风险显著增加。发作时可能伴随呕吐、精神萎靡。建议发热期间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大量饮用纯水。静脉补充生理盐水可快速纠正电解质失衡,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脑部发育异常围产期缺氧缺血、先天性脑畸形等基础疾病患儿更易出现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时间常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可能反复发作。脑电图检查可见异常放电,必要时需使用地西泮注射液终止发作。这类患儿需定期神经科随访,部分可能需要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预防复发。
5、代谢性疾病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等遗传代谢病可表现为发热诱发的惊厥。常伴随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等异常。发作时血糖、血氨等指标异常,需紧急静脉输注葡萄糖或特殊氨基酸溶液。确诊需进行基因检测和代谢筛查,这类患儿发热期间需严格禁食高蛋白食物。
家长发现宝宝惊厥发作时应保持镇定,立即将其侧卧防止误吸,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禁止掐人中或强行约束肢体,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紧急送医。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接种疫苗可降低细菌性脑膜炎风险。发热期间建议每2小时监测体温,保持室温22-24℃并穿着透气衣物。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元素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修复。若一年内发作超过3次或存在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需进行头颅MRI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