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可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检测、心脏超声检查、心脏磁共振成像、心内膜心肌活检等方式诊断。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毒性、细菌感染、放射治疗等因素引起。
1、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筛查心肌炎的常用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可发现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性心律失常。该检查无创快捷,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心肌酶谱检测通过抽血检测肌钙蛋白I/T、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若数值超过正常范围3倍以上提示心肌损伤。该检查对急性心肌炎诊断价值较高,但需在发病24小时内重复检测观察动态变化。
3、心脏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能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心室壁运动减弱、心包积液等。对于暴发性心肌炎可观察到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下降。该检查无辐射且可重复进行,但对早期轻度病变敏感性有限。
4、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MRI能清晰显示心肌水肿、纤维化等特征性改变,通过钆延迟强化可准确评估心肌损伤范围。该检查对亚临床期心肌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费用较高且不适用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
5、心内膜心肌活检通过导管获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心肌炎的金标准。可明确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和类型,但属于有创操作,通常仅在病情危重或诊断困难时采用。需在三级医院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可遵医嘱逐步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日常需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控制基础疾病。禁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心肌损伤,用药需严格遵循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