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气胸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治疗方式主要有封闭伤口、胸腔闭式引流、手术修复等。
1、封闭伤口开放性气胸首要处理是封闭开放性伤口,可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料覆盖伤口,加压包扎以减少气体进入胸腔。包扎时需留一侧边缘不密封,避免形成张力性气胸。紧急处理后需保持患者半卧位,减少呼吸运动幅度,同时尽快转运至医疗机构。
2、胸腔闭式引流到达医院后需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使用一次性胸腔引流套装建立排气通道。引流管通常置于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连接水封瓶持续引流胸腔内气体。引流期间需监测气泡溢出情况,定期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同时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症状。
3、手术修复对于严重肺组织损伤或持续漏气者,需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手术目的包括缝合肺裂伤、切除不可逆损伤肺组织、修补支气管胸膜瘘等。术后需继续留置胸腔引流管,直至肺完全复张且无气体漏出。
4、抗感染治疗开放性气胸易继发脓胸等感染,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对于污染严重的伤口,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用药期间需监测体温、血常规及引流液性状变化。
5、呼吸支持合并呼吸衰竭者需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单侧肺损伤严重者,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实施分侧肺通气。同时需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开放性气胸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胸片,观察肺复张情况。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防止复发。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鱼肉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新鲜水果。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