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腹直肌鞘内血肿是腹直肌鞘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局部血液积聚,常见于腹部外伤或剧烈运动后。治疗上需根据血肿大小和症状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同时避免剧烈活动以促进恢复。
1、腹直肌鞘内血肿的常见原因是腹部受到直接外力撞击,如跌倒、车祸或运动中的碰撞。这种外力可能导致腹直肌鞘内的血管破裂,血液在鞘内积聚形成血肿。剧烈运动如举重、仰卧起坐等也可能因腹肌过度收缩而引发血管损伤。
2、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也可能增加腹直肌鞘内血肿的风险。例如,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或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血管更容易破裂且不易止血。腹壁肿瘤或感染也可能导致局部血管脆弱,增加血肿发生的可能性。
3、腹直肌鞘内血肿的症状包括腹部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严重时可能伴有皮肤瘀斑。若血肿较大,还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诊断通常通过超声或CT检查确认血肿的位置和范围。
4、对于较小的腹直肌鞘内血肿,保守治疗是首选。包括卧床休息、局部冷敷以减轻肿胀,以及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同时,避免剧烈活动和腹部用力,以促进血肿吸收。
5、若血肿较大或症状持续加重,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手术方式包括血肿清除术或血管结扎术,以止血并清除积聚的血液。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6、预防腹直肌鞘内血肿的关键在于避免腹部外伤和过度用力。运动时注意保护腹部,避免突然的剧烈动作。对于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腹直肌鞘内血肿虽不常见,但需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恢复,恢复正常生活。若出现腹部疼痛或肿胀,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