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与精神病属于包含关系,精神病是精神障碍中症状较严重的一类疾病。精神障碍涵盖范围更广,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轻度问题及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
精神障碍指影响情绪、思维或行为的脑功能异常,可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精神障碍如焦虑障碍、强迫症等,患者通常保留现实检验能力,社会功能受损较轻。重度精神障碍即精神病,以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为代表,表现为幻觉、妄想等严重症状,社会功能明显衰退。两者核心区别在于症状严重程度及对现实认知的影响。
精神病特指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精神障碍,需符合三个标准:现实检验能力丧失、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存在典型精神病性症状。而失眠障碍、轻度抑郁症等虽属精神障碍范畴,但未达到精神病诊断标准。临床诊断需通过精神检查、病史采集及量表评估综合判断,部分病例可能出现由轻度精神障碍发展为精神病的情况。
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认知扭曲或行为异常,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避免症状恶化。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及社会交往,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家属应避免歧视性语言,给予患者情感支持,配合专业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