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真菌性皮肤病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功能低下、接触传染源、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外用抗真菌药物克霉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外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处,适用于浅表性真菌感染。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与其他外用药物混用。
2、口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口服药物适用于顽固性或广泛性感染。肝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使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3、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可辅助治疗顽固性真菌感染,适用于合并湿疹或苔藓样变的患者。治疗时需注意保护正常皮肤,避免过度照射。
4、手术治疗甲真菌病导致严重甲畸形或嵌甲时需行拔甲术,术后需配合抗真菌药物治疗。手术适应证需严格评估,避免不必要的创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穿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有助于预防真菌性皮肤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