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可通过调整姿势、补充水分、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体位性低血压、脱水、贫血、耳石症等原因引起。
1、调整姿势快速起身或久蹲后站起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引发短暂头晕目眩。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放缓,起身前先活动四肢,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补充水分脱水会使血容量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每日饮水应达到2000毫升左右,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
3、药物治疗贫血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维生素B12等药物;耳石症患者可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银杏叶提取物片改善微循环。
4、原发病治疗头晕目眩可能与梅尼埃病、颈椎病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耳鸣、颈部僵直等症状。需通过前庭功能检查、颈椎MRI等明确诊断,针对性进行手法复位或物理治疗。
日常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若症状反复发作或伴随呕吐、意识障碍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