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后通常需要检查,尤其是出现明显肿胀、活动受限或持续疼痛时。轻微扭伤可能仅需自我观察,但严重损伤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骨折或韧带撕裂。
脚踝扭伤后若仅表现为轻度肿胀和短暂疼痛,皮肤无淤血或畸形,可先采取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等措施。这种情况可能属于软组织损伤,通过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弹性绷带适度加压、避免负重行走等措施,多数可在1-2周恢复。但需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若48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皮肤青紫扩散,应及时就医。
当扭伤后立即出现剧烈疼痛、无法承重行走、关节明显变形或听到弹响时,可能存在韧带完全断裂或骨折。此时需进行X线检查排除踝关节骨折,必要时通过核磁共振评估韧带损伤程度。例如距腓前韧带撕裂需踝关节制动4-6周,三踝骨折则可能需手术复位固定。延迟处理可能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增加反复扭伤风险。
踝关节扭伤后应避免热敷、揉搓或过早活动,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消肿。建议选择硬底鞋靴提供支撑,运动时使用肌内效贴布或护踝保护。若肿胀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关节卡压感,需复查排除软骨损伤等隐匿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