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药过敏起红疙瘩可能与药物成分不耐受、剂量不当、个体过敏体质或药物相互作用有关,可通过停用可疑药物、局部冷敷、口服抗组胺药或就医治疗。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肿胀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1. 停用可疑药物家长需立即暂停服用可疑致敏药物,记录药物名称及服用时间。过敏原可能为青霉素类、头孢类或解热镇痛药成分,可遵医嘱更换为阿奇霉素、对乙酰氨基酚或替代治疗方案。
2. 局部冷敷处理家长可用冷毛巾湿敷红疙瘩处减轻瘙痒,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伴随皮肤灼热感时,可短期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弱效激素软膏地奈德乳膏,但面部慎用。
3. 口服抗过敏药儿童可遵医嘱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避免使用一代药物苯海拉明。过敏体质患儿可能需联合维生素C或钙剂辅助治疗。
4. 紧急就医指征出现喉头水肿、喘息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送医,可能需注射肾上腺素或甲泼尼龙。严重药疹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需住院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
家长应保留药物说明书备查,未来就医时主动告知过敏史。过敏期间宜穿纯棉衣物,饮食避免海鲜等高蛋白食物,保持皮肤清洁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