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肝硬化可以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干预,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1、肝功能检查:通过血液检测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胆红素水平,这些指标的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或胆汁淤积。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降低则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和结构,肝硬化时肝脏表面可能不规则,回声增强。CT和MRI能更详细地显示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和门静脉高压情况。肝脏弹性成像FibroScan是一种无创检查,通过测量肝脏硬度评估纤维化程度。
3、临床症状: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黄疸、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门静脉高压可能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时引发呕血。肝性脑病则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
4、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抑制病毒复制。利尿剂如螺内酯、呋塞米用于减轻腹水和水肿。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卡维地洛可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5、饮食调理:肝硬化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盐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酒精摄入,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6、生活方式干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体质。戒烟,减少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的综合评估,可以准确判断肝硬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干预,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