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恶心想吐、胃不舒服、拉稀可能由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药物、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等措施。针对急性胃肠炎,可服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和益生菌;食物中毒需尽快就医,必要时使用抗生素;胃肠功能紊乱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和减少压力来缓解。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喝水,保证休息,有助于症状改善。
1、急性胃肠炎是常见病因,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能伴有发热。治疗以对症为主,蒙脱石散可吸附毒素,保护肠道黏膜;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
2、食物中毒通常由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症状可能在进食后数小时内出现,表现为剧烈呕吐、腹泻、腹痛,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治疗需尽快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同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饮食上避免生冷食物,选择煮熟的蔬菜、瘦肉,少量多餐。
3、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压力、焦虑、饮食不规律有关。长期精神紧张可影响胃肠蠕动,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增加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缓解压力;饮食上减少咖啡、酒精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促进肠道健康。必要时可咨询心理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或服用抗焦虑药物。
恶心想吐、胃不舒服、拉稀的原因多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急性胃肠炎和食物中毒需及时对症处理,胃肠功能紊乱则需从生活方式和饮食入手。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胃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