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需要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判断。
少量出血且位于非关键脑区时,保守治疗通常更为适宜。这种情况多见于出血量小于30毫升且未压迫重要神经结构的患者。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等措施。常用降压药物包括乌拉地尔注射液、尼卡地平注射液等,降颅压可选用甘露醇注射液。同时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这类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多数能获得较好预后。
出血量大或位于关键功能区时,手术治疗往往更为必要。当出血量超过30毫升或位于脑干、丘脑等关键区域时,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神经功能损害。手术方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术,前者适用于急性大量出血,后者适合部分深部出血。手术能迅速解除压迫,降低颅内压,但存在一定创伤风险。术后仍需配合脱水、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动作,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