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湿疹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脂溢性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马拉色菌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使用含神经酰胺或尿素的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每日多次涂抹于红斑脱屑部位。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清洁后立即涂抹保湿剂。严重时可选用医用敷料进行封闭性保湿治疗。
2、外用药物轻中度患者可选用吡美莫司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具有抗炎作用且无激素副作用。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等弱效糖皮质激素,面部及皱褶部位建议选用地奈德乳膏等弱效制剂。合并感染时需联用酮康唑洗剂或二硫化硒洗剂。
3、口服药物顽固性病例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瘙痒明显者可配合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合并严重真菌感染时需口服伊曲康唑,免疫功能异常者可考虑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所有口服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患者,每周2-3次照射可抑制皮肤炎症反应。治疗期间需做好眼部防护,光敏感者禁用。联合补骨脂素的光化学疗法对头皮顽固性皮损效果较好,但需监测长期致癌风险。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熬夜及精神紧张,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头皮受累者应避免频繁染烫,可每周使用2次含煤焦油的药用洗发水。合并痤疮者需同步治疗毛囊皮脂腺炎症。
脂溢性湿疹患者应建立长期皮肤管理计划,秋冬季节加强保湿,夏季注意防晒。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和深色蔬菜,限制乳制品及辛辣刺激食物。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避免用力搓揉患处。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不可自行长期使用强效激素药膏。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