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指阑尾因细菌感染导致管腔阻塞、血运障碍,进而发生化脓性炎症的急腹症。主要症状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可能由阑尾管腔梗阻、细菌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血常规、超声或CT检查确诊,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治疗。
1、病因机制阑尾管腔阻塞是主要诱因,粪石、淋巴滤泡增生或异物可导致管腔压力升高,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细菌过度繁殖引发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胃肠功能紊乱时,肠道蠕动异常可能加重管腔内容物滞留。
2、典型症状早期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6-8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伴随体温升高至38℃左右,可能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炎症加重时右下腹出现肌紧张、反跳痛,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
3、诊断方法体格检查麦氏点压痛是重要体征,结合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⁹/L。超声检查可显示肿胀的阑尾及周围渗出,CT检查能清晰观察阑尾增粗、周围脂肪密度增高等特征。需与肠系膜淋巴结炎、女性盆腔炎等疾病鉴别。
4、手术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首选方案,创伤小且恢复快。开腹手术适用于穿孔或脓肿形成的复杂病例。术前需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需禁食至肠功能恢复。
5、并发症风险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阑尾穿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局部脓肿形成需穿刺引流,肠粘连可能导致慢性腹痛。少数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需加强换药并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药物。
术后初期应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渣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但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剧需及时复诊。预防方面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时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