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部分患者需通过手术改善心脏功能,部分可通过药物控制。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通常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支架植入术。这类手术能恢复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机械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必须紧急手术修复。心脏瓣膜病出现重度反流或狭窄时,人工瓣膜置换术可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如室间隔缺损,在儿童期或出现肺动脉高压前需手术矫治。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需考虑心脏移植或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通常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血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缺血。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若无症状可定期随访,配合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部分心律失常通过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即可维持窦性心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使用缬沙坦胶囊控制血压后,心脏重构可能逐步改善。心功能代偿期的扩张型心肌病通过美托洛尔缓释片长期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
心脏病患者术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步行,每次持续20-40分钟。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出现胸闷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时,应及时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