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封闭治疗后疼痛加重可能与药物反应、注射技术、炎症未控制、个体差异或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封闭针通常包含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缓解疼痛,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疼痛加剧。
1、药物反应:
糖皮质激素注射后可能引发局部晶体性滑膜炎,导致短暂性疼痛加重,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对麻醉药物敏感,可能出现注射部位肌肉痉挛或神经刺激症状。
2、注射技术:
穿刺过程中误伤肌腱或神经末梢可能造成机械性损伤痛。药物未准确注入腱鞘内而滞留皮下时,可能引起组织肿胀压迫痛觉神经。
3、炎症未控制:
严重腱鞘炎患者单次封闭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消除炎症介质。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会刺激周围神经末梢,表现为治疗后的残余疼痛。
4、个体差异:
疼痛阈值较低人群对注射刺激更敏感。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出血或愈合延迟。
5、继发感染:
消毒不严格可能导致细菌性腱鞘炎,表现为红肿热痛进行性加重。免疫抑制患者更易出现机会性感染,需警惕化脓性炎症。
建议观察3天疼痛变化,期间避免患肢负重活动,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若出现持续剧痛、皮肤发红或发热,需立即复查排除感染。恢复期可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日常使用护具减少肌腱摩擦。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避免高糖饮食影响组织修复。手指操等轻柔活动有助于防止肌腱粘连,但需在疼痛缓解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