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一般不会导致失明,但若未及时治疗或病情严重可能引发角膜损伤等并发症。红眼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多数红眼病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细菌性结膜炎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病毒性结膜炎通常具有自限性,但更昔洛韦滴眼液可缩短病程。过敏性结膜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并遵医嘱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日常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揉眼和共用毛巾能有效预防传播。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因角膜溃疡、葡萄膜炎等并发症影响视力。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未及时治疗可能造成角膜瘢痕,需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长期慢性结膜炎可能引发干眼症或睑球粘连,需人工泪液辅助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真菌性角膜炎等严重感染,需伏立康唑滴眼液等抗真菌药物干预。
出现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避免佩戴隐形眼镜,保持环境清洁减少刺激。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有助于角膜修复,避免辛辣食物加重充血。患者应单独使用洗漱用品,毛巾每日煮沸消毒,患病期间避免游泳和公共浴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