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女性在医生指导下可以服用部分退烧药,但需严格遵医嘱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
哺乳期女性若出现发热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烧药。这两种药物在哺乳期使用相对安全,进入乳汁的量极少,通常不会对婴儿造成明显影响。使用时应选择最低有效剂量,避免长期连续服用。服药期间需观察婴儿是否出现嗜睡、皮疹等异常反应。发热期间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充足休息,必要时可采用物理降温辅助退热。
哺乳期禁用含阿司匹林成分的退烧药,该药物可能增加婴儿发生瑞氏综合征的风险。含有氨基比林、安乃近等成分的复方退烧药也不推荐使用,这些成分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造血功能。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伴随头痛、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哺乳并就医。部分中成药退热制剂如连花清瘟胶囊等,其哺乳期安全性尚未明确,须在中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
哺乳期用药需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单一成分药物,避免复方制剂。服药时间可安排在哺乳后立即服用,避开血药浓度高峰期哺乳。每次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哺乳期用药提示,或通过专业药学咨询平台查询药物哺乳安全等级。出现发热时建议先明确病因,针对感染等因素进行规范治疗,而非单纯退热。哺乳期间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