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脏病通常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运动负荷试验、心导管检查等检查。心脏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先天性发育异常、感染、代谢紊乱、心肌病变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儿科心血管专科就诊。
1、心电图心电图是筛查儿童心脏病的基础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检查无创且快速,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若发现PR间期延长、ST段改变等异常,可能提示心肌炎或先天性传导系统问题,需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2、心脏超声心脏超声能直观显示心脏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状态,对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具有重要价值。检查时家长需安抚儿童保持安静,必要时使用镇静剂。超声可评估心室壁运动、瓣膜功能及心内分流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胸部X线胸部X线可观察心脏大小、形态及肺血管纹理变化,辅助判断心脏扩大、肺充血等病理改变。检查需注意防护非检查部位,减少辐射暴露。若发现心影呈靴形或蛋形等特征性改变,可能提示特定类型先心病,需与超声结果相互印证。
4、运动负荷试验运动负荷试验通过监测运动时心电图和血压变化,评估心脏储备功能及潜在缺血风险。适用于年长儿童,对诊断冠状动脉异常、心肌病等有参考价值。家长需提前告知孩子配合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
5、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用于复杂先心病的精确诊断或介入治疗。检查可测量心腔压力、血氧饱和度,同时进行心血管造影。术后家长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情况,遵医嘱限制活动。
确诊心脏病的儿童需定期复查相关指标,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限制高盐高脂食物。家长需学会监测孩子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喷雾剂。保持规律作息,预防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前需咨询专科医生。若出现口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