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上起小疙瘩痒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该症状可能由接触性皮炎、湿疹、虫咬皮炎、汗疱疹、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家长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孩子双手,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手液。清洁后可涂抹无香精保湿霜,帮助修复皮肤屏障。若小疙瘩伴有渗出液,可用生理盐水湿敷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次。清洁时注意修剪孩子指甲,防止抓挠导致继发感染。
2、冷敷止痒将干净毛巾浸入4℃冷水中拧干,敷于患处3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次。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神经末梢的痒感传导。冷敷后立即擦干皮肤,避免潮湿环境加重症状。若孩子对低温敏感,可改用室温湿毛巾包裹冰块间接冷敷。
3、外用药物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接触性皮炎引起的瘙痒,每日薄涂1次。对于真菌感染可联用联苯苄唑乳膏,湿疹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摇匀后外涂。家长需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皮肤灼热感等不良反应,婴幼儿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
4、口服药物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糖浆缓解虫咬皮炎导致的过敏反应,或西替利嗪滴剂改善汗疱疹伴随的剧烈瘙痒。口服药物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服药期间避免同时食用柑橘类水果。若孩子出现嗜睡等副作用,应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5、就医检查当小疙瘩持续扩散、伴随发热或化脓时,家长需带孩子至儿科或皮肤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皮肤镜检、过敏原检测等手段明确病因,严重湿疹可能需要紫外线疗法。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例,建议记录饮食与环境接触史辅助诊断。
家长应给孩子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宠物毛发等常见致敏原。饮食上暂禁海鲜、芒果等易过敏食物,多补充维生素B族与锌元素。室内保持湿度在50%左右,定期清洗床单被套。若瘙痒影响睡眠,可睡前用燕麦粉泡手10分钟。观察3天后无改善或加重时须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