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呕吐严重且吐胆汁可通过禁食观察、补充电解质、调整体位、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可能与胃肠炎、肠梗阻、食物中毒、胃食管反流、胆道疾病等因素有关。
1、禁食观察呕吐后需暂停进食4-6小时,避免刺激胃肠黏膜加重症状。家长可少量多次喂服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次5-10毫升,间隔15分钟重复进行。若呕吐持续超过8小时或出现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口唇干裂,需立即就医。
2、补充电解质使用口服补液盐散Ⅲ帮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每袋冲调250毫升温水,根据年龄调整用量。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牛奶,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家长需记录孩子排尿次数和量,若6小时内无排尿需急诊处理。
3、调整体位呕吐时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家长需轻拍背部帮助排出呕吐物。喂食后竖抱20-30分钟,使用斜坡床垫抬高头部15-30度。避免剧烈晃动或立即平躺,可能诱发胃食管反流。
4、药物治疗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头孢克肟颗粒控制感染。胆道疾病需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但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就医检查出现胆汁样呕吐物伴腹痛、发热或意识改变时,需急诊排除肠套叠、阑尾炎等急腹症。医生可能进行腹部超声、血常规等检查,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家长需携带呕吐物照片或样本协助诊断。
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餐具定期消毒。恢复期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3天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观察排便性状和呕吐物颜色变化,定期测量体温。若呕吐反复发作或伴随生长发育迟缓,需儿科消化专科随访排查代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