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能会得高血糖,通常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或1型糖尿病等疾病有关。高血糖在儿童中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遗传因素若父母或近亲属有糖尿病史,孩子发生高血糖的概率可能增加。此类情况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孩子血糖,培养低糖饮食和规律运动的习惯。1型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可能与HLA基因变异有关,需通过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
2、饮食不当长期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可能导致儿童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家长需避免让孩子过量食用糖果、含糖饮料及油炸食品,可替换为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若已出现高血糖,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3、1型糖尿病儿童高血糖最常见于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缺乏。患儿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需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进行替代治疗,并严格监测血糖变化。
4、其他内分泌疾病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儿童高血糖。库欣综合征与皮质醇分泌过多有关,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和皮肤紫纹,可用甲吡酮片抑制皮质醇合成;甲亢则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
5、药物或应激因素糖皮质激素治疗或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可能导致暂时性高血糖。家长需告知医生孩子的用药史,避免长期使用泼尼松片等药物。感染期间的高血糖通常随病情缓解而恢复,但需警惕继发糖尿病风险。
家长应定期关注孩子的饮食结构和体重变化,鼓励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户外活动。若孩子出现持续口渴、夜尿增多或乏力等症状,须及时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确诊高血糖后应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和必要的药物治疗,避免长期高血糖对心血管、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