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一般无须输液治疗,可通过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药膏等控制症状。过敏性皮炎治疗方式主要有口服氯雷他定片、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光疗、生物制剂治疗等。严重全身性过敏反应或合并感染时需考虑输液。
1、口服氯雷他定片氯雷他定片是第二代抗组胺药,适用于缓解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皮肤瘙痒和红肿。该药通过选择性阻断H1受体抑制组胺释放,常见剂型为10毫克片剂。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青光眼患者慎用。需配合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
2、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是中效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等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每日薄涂1次于患处,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或毛细血管扩张,面部及皮肤薄嫩部位需谨慎。建议与润肤霜间隔30分钟使用。
3、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用于急性荨麻疹伴血管性水肿的辅助治疗,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肿胀。需稀释后缓慢静注,监测心率防止心律失常。禁用于高钙血症及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者。该方案多用于急诊科处理严重过敏反应。
4、窄谱UVB光疗311纳米窄谱中波紫外线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特应性皮炎,每周照射2-3次,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减轻炎症。治疗时需佩戴护目镜,照射后涂抹保湿霜。可能出现暂时性皮肤干燥,累计照射剂量过高可能增加光老化风险。孕妇及光敏性疾病患者禁用。
5、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该生物制剂靶向抑制IL-4/IL-13通路,用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系统治疗。每两周皮下注射一次,常见不良反应为结膜炎和注射部位反应。用药前需筛查结核,治疗期间避免活疫苗接种。需在专业医疗机构完成给药。
过敏性皮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搔抓,穿着纯棉透气衣物,使用pH5.5弱酸性清洁剂。记录饮食及接触物有助于识别过敏原,室内湿度建议保持在50%-60%。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瘙痒,慢性患者可定期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合并渗出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药膏。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清IgE水平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