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蜇人后死亡与其特殊的蜇针结构有关。蜜蜂的蜇针带有倒钩,蜇刺哺乳动物皮肤后会因倒钩卡住无法拔出,导致蜇针连同部分内脏被扯出体外而死亡。
蜜蜂的蜇针由产卵器特化而成,末端连接毒腺和内脏器官。当蜇刺人类等皮肤较厚的动物时,倒钩状结构会牢牢钩住皮肤纤维。蜜蜂试图飞离时,蜇针与腹部连接处会发生断裂,部分消化道、肌肉和神经节被一同带出。这种机械性损伤直接导致蜜蜂在数分钟内死亡。但蜇针脱离后仍能自动泵入毒液,这是蜜蜂进化出的防御机制。
部分蜂类如胡蜂、马蜂的蜇针光滑无倒钩,可反复蜇刺而不死亡。蜜蜂蜇刺其他昆虫时,因昆虫外骨骼坚硬光滑,蜇针可顺利拔出,通常不会致命。这种现象是蜜蜂在进化过程中对特定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结果,牺牲个体以保护蜂群安全。
被蜜蜂蜇伤后应立即用卡片刮除蜇针避免毒液继续注入,冰敷可减轻肿胀。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需及时就医。蜂群附近活动建议穿浅色致密衣物,避免使用花香类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