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偏高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干预、定期监测等方式处理。D-二聚体升高通常由血栓形成、感染、创伤、恶性肿瘤、妊娠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减少高脂饮食摄入,避免久坐或长期卧床,适度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吸烟者需戒烟,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
2、抗凝治疗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医生可能推荐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或华法林钠片。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发挥作用,华法林则干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警惕出血风险。
3、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或大面积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能需要注射用阿替普酶或注射用尿激酶。这类药物能直接激活纤溶系统溶解血栓,但可能引发出血并发症。治疗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进行,严格筛选适应证。
4、手术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考虑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肺栓塞,恶性肿瘤相关血栓可能需要原发灶切除。手术前后需联合抗凝治疗,术后早期进行下肢气压治疗促进血液回流。
5、定期监测建议每3-6个月复查D-二聚体水平,同时进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长期抗凝治疗者需定期评估肝肾功能,服用华法林者需监测INR值。妊娠期妇女出现指标升高时应增加产检频率。
日常需观察皮肤黏膜有无瘀斑、牙龈出血等异常,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外伤。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蔬菜时,需与华法林服用时间间隔2小时以上。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或单侧肢体肿胀需立即就医。建议血栓高风险人群穿着梯度压力袜,长途旅行时每小时活动踝关节促进静脉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