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术存在一定风险,但整体可控。
微波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通过高温破坏病变组织,常用于肝脏肿瘤、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治疗。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皮肤灼伤或出血,多数症状轻微且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因热效应波及周围器官导致邻近组织损伤,如膈肌刺激引发肩部放射痛,或胆汁漏等并发症。术中麻醉风险、术后感染概率虽低但仍需警惕,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
术后应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消融效果。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