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安眠药的人一般可以叫醒,但需避免突然剧烈刺激。安眠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静效果,多数情况下患者仍能被外界声音或轻微触碰唤醒。若出现呼吸抑制、瞳孔散大等异常表现,则可能提示药物过量或个体敏感,此时需立即就医。
常规剂量的苯二氮䓬类或非苯二氮䓬类安眠药通常不会导致深度昏迷。这类药物主要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但睡眠深度仍处于可逆状态。家庭成员可采用轻声呼唤、轻拍肩膀等方式尝试唤醒,唤醒后需观察其言语表达能力和肢体协调性,确认无定向障碍后再让其缓慢起身。
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因药物代谢异常或与其他镇静剂联用出现意识障碍。此时表现为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呼吸频率低于每分钟8次或皮肤黏膜发绀,多与药物过量或肝肾功能异常导致蓄积有关。这类情况属于医疗紧急事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保持患者侧卧位并清理口腔分泌物。
服用安眠药后应确保8小时完整睡眠周期,避免强行中断睡眠。日常需将药物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位置,老年人用药前需评估肝肾功能。若频繁出现服药后难以唤醒的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禁止自行增加剂量或混合使用不同种类镇静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