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食欲减退等轻微反应,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高热、皮疹或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处理。
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是常见反应,多因疫苗刺激局部组织引起,可冷敷缓解。部分儿童会出现37.5-38.5℃低热,伴随短暂食欲下降或轻微腹泻,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恢复。这些反应属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正常表现,无须特殊治疗。
若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或出现荨麻疹、面部肿胀等过敏症状,可能与个体对疫苗成分敏感有关。接种后出现精神萎靡、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警惕罕见疫苗相关并发症,应立即就医排查。疫苗接种后2周内出现手足口病样皮疹需鉴别是否为偶合感染。
建议家长在接种后留观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出现发热时可物理降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异常表现,应及时联系接种单位或儿科医生。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日常防护,因疫苗不能覆盖所有肠道病毒血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