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少数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较严重。
间质性肾炎早期以肾小管间质炎症为主,及时干预后肾功能多可恢复。常见病因包括药物过敏反应如青霉素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化学物质刺激,临床表现为轻度蛋白尿、夜尿增多或无菌性白细胞尿。此时通过停用肾毒性药物、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治疗,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通常预后良好。
若长期接触重金属或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引发广泛间质纤维化。患者会出现持续性血肌酐升高、肾性贫血及电解质紊乱,超声显示双肾萎缩。需采用环磷酰胺片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治疗。此类病例肾功能损害常不可逆,需终身随访监测。
确诊后应定期复查尿β2微球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避免使用庆大霉素注射液等肾毒性药物,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出现水肿或血压升高时需限制钠盐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