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血糖155mg/dL8.6mmol/L属于高血糖范畴,需结合空腹或餐后状态评估,建议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高血糖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减弱引起,长期未控制可能导致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
1、高血糖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70-99mg/dL3.9-5.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140mg/dL7.8mmol/L。若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血糖155mg/dL在不同状态下意义不同,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2、高血糖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的人更易出现高血糖。环境因素如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是重要诱因。生理因素如年龄增长、妊娠期激素变化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病理因素包括胰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饮食管理。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豆类。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如燕麦、糙米等。
4、运动干预。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结合力量训练,每周2-3次,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5、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可帮助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适用于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或1型糖尿病患者。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可同时控制血糖和体重。用药需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和药物副作用。
6、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减轻压力,可尝试冥想或深呼吸练习。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定期进行血糖监测,记录数据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7、并发症预防。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和心血管健康。控制血压和血脂在正常范围内。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及时治疗感染,避免加重病情。
血糖155mg/dL提示需要重视血糖管理,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坚持长期管理,以维护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