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管理,其病因多与免疫系统异常、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药物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降压药,饮食上需低盐、低蛋白,生活方式上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
1、药物治疗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手段。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肾脏炎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他克莫司用于控制免疫系统过度活跃;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可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
2、饮食调整对病情管理至关重要。低盐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水肿;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代谢负担,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高钾、高磷食物,如香蕉、坚果等。
3、生活方式管理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减少对肾脏的损害;预防感染,如感冒、尿路感染等,感染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中医辅助治疗可作为补充手段。中药如黄芪、丹参等具有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炎症的作用;针灸或推拿可缓解症状,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5、心理支持对患者康复同样重要。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长,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饮食、生活方式和心理等多方面措施,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