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修补手术通常采用鼓室成形术或脂肪填塞术等外科方法修复穿孔的鼓膜。手术方式主要有鼓膜修补术、内镜下鼓膜修补术、颞肌筋膜移植术、脂肪填塞术、软骨膜移植术等。
1、鼓膜修补术传统开放式手术在耳后或耳内切口,清除穿孔边缘上皮后,取颞肌筋膜或软骨膜作为移植物覆盖穿孔。需使用手术显微镜操作,术后填塞外耳道,适用于中等以上穿孔。移植物与残余鼓膜愈合需要时间,术后需避免用力擤鼻和进水。
2、内镜下鼓膜修补术通过耳道内镜完成微创操作,创伤小且恢复快。使用特殊器械经自然耳道置入生物蛋白胶或筋膜移植物,适合前部小穿孔。但视野受限可能导致移植物定位困难,术后需定期清理耳道渗出物。
3、颞肌筋膜移植术取患者自体颞肌筋膜作为修补材料,生物相容性最佳。需在耳后额外切口获取筋膜,再经耳道或乳突径路覆盖穿孔。移植筋膜会逐渐血管化成为新鼓膜,术后需预防移植片移位。
4、脂肪填塞术适用于3毫米以下小穿孔,取耳垂脂肪组织填塞穿孔部位。脂肪细胞可刺激周边黏膜再生闭合穿孔,操作简单且无需移植材料。但存在脂肪吸收导致手术失败可能,需术后定期复查愈合情况。
5、软骨膜移植术取耳屏或耳甲腔软骨膜作为移植物,结构强度优于筋膜。特别适合边缘性穿孔或鼓室硬化病例,可重建鼓膜锥形结构。术后需避免剧烈气压变化,防止移植物与听骨链粘连。
术后需保持术耳干燥,避免游泳或乘坐飞机。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三个月内禁止用力擤鼻或耳道进水。若出现剧烈疼痛、渗液增多或听力下降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