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出现肾积水可通过调整体位、多饮水、控制感染、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经皮肾造瘘术等方式治疗。肾积水可能与子宫压迫、尿路结石、泌尿系统感染、输尿管狭窄、先天性畸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
1、调整体位采取侧卧位可减轻增大的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尤其建议左侧卧位。每日保持该体位数小时有助于改善尿液引流,同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仰卧。睡眠时可用孕妇枕支撑腹部,减少腰部压力。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增加尿量可降低尿路感染风险并促进尿液排出。建议分次少量饮用温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若伴有水肿需遵医嘱调整饮水量。
3、控制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孕期安全抗生素。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及尿常规,感染控制后仍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4、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对于中重度肾积水,可在局麻下通过膀胱镜放置双J管,解除输尿管梗阻。该手术对胎儿影响较小,术后需预防支架管相关感染,每2-3个月更换一次支架直至分娩后评估拔除。
5、经皮肾造瘘术当合并严重感染或肾功能损害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肾盂引流尿液。术后需每日冲洗引流管保持通畅,记录尿量及性状,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多数患者分娩后可自行缓解。
孕期肾积水患者应定期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和肾功能检查,避免憋尿及摄入高盐饮食。出现发热、血尿或腰痛加剧需立即就诊。分娩后6周应复查泌尿系统,部分患者肾积水可自行消退,持续存在者需进一步排查病因。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