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娃儿溶血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1-2周内逐渐消退,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治疗方法包括光疗、药物治疗和换血疗法,同时需注意喂养和护理。
1、溶血性黄疸的原因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而引起的。常见原因包括母婴血型不合(如ABO或Rh血型不合)、遗传性红细胞缺陷(如G6PD缺乏症)或感染等。这些因素会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引发黄疸。
2、治疗方法
- 光疗: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便于排出体外。光疗通常需要持续24-4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胆红素水平调整。
-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黄疸,医生可能会开具苯巴比妥等药物,帮助促进肝脏代谢胆红素。补充益生菌也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胆红素排泄。
- 换血疗法:在严重溶血性黄疸的情况下,如胆红素水平过高或光疗无效,可能需要通过换血疗法迅速降低胆红素浓度,避免核黄疸等严重并发症。
3、日常护理与喂养
- 增加喂养频率: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增加喂养次数,促进排便,帮助胆红素排出。如果母乳不足,可适当补充配方奶。
- 观察黄疸变化: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皮肤和眼白的黄疸程度,若发现黄疸加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就医。
- 避免感染:保持婴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加重溶血症状。
娃儿溶血性黄疸的消退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轻度黄疸通常在1-2周内消退,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日常护理和喂养,确保婴儿健康恢复。若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