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以抗过敏、抗炎及免疫调节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血管炎症,常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和肾脏损害。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症状选择药物,同时注意避免过敏原和感染诱发因素。
1、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非索非那定,主要用于缓解皮肤瘙痒和减轻过敏反应。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少血管扩张和渗出,从而改善症状。适用于轻度过敏性紫癜患者,尤其以皮肤症状为主时。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中重度过敏性紫癜,尤其是伴有腹痛、关节痛或肾脏损害的患者。激素可迅速控制炎症,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和感染风险增加。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和吗替麦考酚酯,主要用于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的患者。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减少炎症反应,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对症治疗:对于腹痛患者,可使用解痉药如东莨菪碱;关节痛患者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同时,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和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
5、预防措施:过敏性紫癜的复发与感染和过敏原密切相关,患者应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和某些药物。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损害。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需个体化,根据病情选择药物并密切监测。患者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预防措施的落实,以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