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最初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心悸、乏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妊娠末期至产后数月内发生的心肌病变,属于扩张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可能与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围产期心肌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妊娠后期子宫增大压迫膈肌可能加重症状。患者常描述为爬楼梯或轻微活动后即感气短,严重时甚至无法平卧。这种症状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淤血有关,需与妊娠期生理性呼吸困难鉴别。
2、下肢水肿下肢水肿多从足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按压后出现凹陷。围产期心肌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会使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内液体渗入组织间隙。需注意与妊娠晚期常见的生理性水肿区分,病理性水肿通常进展较快且伴有其他心脏症状,晨起时水肿不消退。
3、心悸心悸表现为自觉心跳沉重、快速或不规则,多在轻微活动或情绪波动时出现。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因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易出现心律失常,常见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部分患者会伴随胸闷或胸痛感,但不同于典型心绞痛。
4、乏力乏力是围产期心肌病早期非特异性症状,表现为异常疲倦、活动耐力下降。由于心脏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患者常感觉比普通孕妇更易疲劳,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这种症状容易被误认为妊娠期正常反应而延误诊治。
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病情加重的表现,患者常在入睡后突然因气促惊醒,需坐起或开窗呼吸。这与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有关,严重时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表现。出现此类症状提示需要立即就医。
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应注意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减轻夜间呼吸困难。定期监测体重,短期内体重快速增长可能提示体液潴留。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哺乳期用药需特别注意药物安全性。产后6个月内避免再次妊娠,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恢复情况。出现症状加重时应立即就诊,警惕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